影響奶牛場環境的自然因素
京鵬環宇畜牧通過實驗研究得出結論:影響奶牛場的環境因素主要為奶牛場所處位置的自然環境,如:溫度、濕度、氣流、光照、地形、地勢、噪聲等。 在濕熱的環境下,奶牛機體散熱會受阻,易出現熱射病,也適于寄生蟲繁殖。 在濕冷有風的環境下,奶牛機體散熱增加,機體感到過冷,會引發感冒或風濕性疾患,飼料消耗增大。 在濕冷無風的空氣環境中,空氣潮濕污濁,機體散熱大,熱代謝失調,會引起感冒或幼畜的非細菌性腹瀉。 在干冷風的環境下,低溫的強刺激會破壞奶牛機體的熱平衡,使體況惡化,甚至引起疾病和死亡。
-
奶牛場大環境的影響因素-溫度
溫度
在溫度處于5℃~22℃的環境下,是奶牛感覺比較舒適的環境溫度。其中,在10℃時,奶牛維持正常生理及產27kg奶需要攝入的飼料干物質消耗量和飲水量將處于比較理想的水平。而在此溫度范圍之外則有可能引起熱應激或者冷應激,機體散熱受阻時容易出現熱射病,增加寄生蟲繁殖概率,將會造成飼料消耗增加和產奶量下降,甚至牛只死亡。
產奶量-溫度關系表
不同溫度與10℃時的干物質需要量對比
-
奶牛場大環境-濕度
濕度
奶牛的熱/冷應激不只是與溫度有關,同時與濕度也有密切的關系,在冬季當牛舍的濕度較高時,會造成低溫高濕,從而引起奶牛更強烈的冷應激。在夏季當牛舍濕度較高時會造成高溫高濕,從而引起更強烈的熱應激。牛舍濕度較高還會促進細菌和疾病在牛群更快速的蔓延和傳播,潮濕還會加快設施設備的老化,致使設備在使用2~3年內就會出現生銹情況,使渾濁氣體滯留積聚在地面,增強牛只患病風險。
奶牛溫濕度指數(THI)表
-
奶牛場大環境-空氣光照、地形風向
空氣質量
由于奶牛的呼吸、排泄、生產中有機物分解等的影響,牛舍內空氣成分變化較大,有害氣體濃度也較大,有害氣體首先表現為舍內NH3與H?S含量大幅度增加,其次為CO2、NH3、CH4、H2S、糞臭素和吲哚含量增加,空氣中氧含量下降,對畜禽生產危害極大,甚至造成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。
光照
光照良好的奶牛場將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、舒適度和安全性。此外,奶牛對光照度比較敏感,是以白天為主的節律性動物。夏季是奶牛泌乳的最佳季節(16小時白天,至少6小時不被打擾的黑夜),這種環境會刺激泌乳,奶牛也感覺更舒適,可以提高10%的牛奶產量。另外,良好的光照會促使奶牛更容易發情。
噪聲
奶牛場周圍的噪聲也會對奶牛的健康與產奶量造成影響。研究指出,110—115dB的噪聲會使奶牛產奶量下降30%以上,突然而來的噪聲,會使奶牛一次擠奶量減少,正在擠奶的牛如果收到突如其來的噪聲影響,會停止泌乳。
氣流
氣流影響奶牛的體熱調節,對牛體非蒸發散熱和蒸發散熱、產奶等都有很大影響。在低溫潮濕條件下,風速增大,有可能會凍傷動物,如高溫環境中,增大風速,可提高奶牛產奶量。 且對不同種類的牛產生的影響均不同。因此,奶牛場所處于環境的風向、風速對于牛舍內部環境影響至關重要,應根據奶牛舍標準通風量的要求,適時地通過設施設備調控牛舍內部風速變化以適應牛群需要。
地形、地勢
中國的地勢、地形比較復雜,在牛場環境的構建上也應當充分考慮牛場所在地的地形、地勢特點,從而進行科學、合理的設計奶牛場的生產區、生活辦公區、飼料區、糞污處理區及給排水的整體布局,可以降低土方量,提高土地利用率,保證后期運行順暢;另外,也便于進一步做牛舍內環境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布局。
? ? Copyright © 2020 京鵬環宇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 北京市海淀區豐慧中路七號新材料創業大廈7層
ICP備案號:京ICP備05052090號-1? 京公網安備:11010802018253號